非遗头条|非遗人的资讯早餐

时间: 2023-12-01 08:13:21 |   作者: 开云体育官方入口

  多项活动同步开展,展示近年来广东省非遗保护成果。其中,戏剧类非遗项目将首次集中展演。汕头是潮汕文化的重要地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渊源深厚。今年遗产日主场活动场地最重要的包含汕头市小公园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老妈宫戏台等,这里分布着大量具有历史人文价值的建筑和老街,是海内外潮汕人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和汕头文脉的发祥地。

  此次 遗产日 主场活动包括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新生代传承人创意作品展、广东民俗系列摄影作品展、 玩转非遗之旅 线路推荐、非遗进社区进校园、传统工艺精品拍卖、潮剧票友展演、汕头非遗项目展示与非遗美食节等20多项,共80多场次的非遗活动。预计参加展示展演人数达2300多人,这中间还包括40多个省级以上非遗项目80多名非遗传承人,以及汕头市 10 多个市级非遗项目30多名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

  5月22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作品展及研讨会在郑州举行。研讨会上,10余位专家围绕绞胎瓷传统手工技艺的继承与创新、绞胎瓷行业产业化前景探索、怎么来实现绞胎瓷的艺术生活化、绞胎瓷传承人才的培养等议题进行研讨。

  早在2014年11月,“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我国制瓷技术极其宝贵的一项文化遗产。主办方希望能够通过展览,提升民众对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的关注与了解,激励社会各界对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守护与坚持。

  此次作品展汇集了150件绞胎瓷艺术珍品。这些作品由“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柴战柱和李文献两位民间艺人所创作,是两位大师对传统工艺技法的精髓与当代工艺审美的完美结合。

  “绞胎瓷”又名“透花瓷”,有着“瓷中君子”的美誉。绞胎瓷制作流程与工艺极为复杂,工艺流程多,每道工序要求严格,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一样的颜色的瓷泥采用独特的绞胎手工技法相间揉合制胎成型、焙烧而成。瓷器花纹由胎而生,内外相通、里外相透,一胎一面,不可复制,被称之为“编出来的瓷器”,因其表里如一的特质也被誉为“瓷中君子”。

  第十一届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风民俗旅游风情节暨世界烤全牛大会将于6月16日至6月24日在察罕苏力德游牧生态旅游区举行。本次旅游风情节将围绕“体验民族风情,共享金牛盛宴”主题,开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察罕苏力德祭”夏季祭祀、察罕苏力德金牛宴烤全牛文化展演、世界烤肉品鉴、那达慕大会、鄂尔多斯婚礼文化演艺及饮食文化研讨会等丰富多彩的参与体验活动。

  节庆活动本身是一种文化载体,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显现节点。通过举办这样的旅游节庆活动,能够向广大游客朋友们展现乌审旗保留的,较为完整的蒙古族祭祀、礼仪、原生态游牧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蒙元文化的独特魅力,体验草原民族风情,进而增加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5月23日,“丝意江南·绣美香江”苏州刺绣精品香港特展的开幕式在香港江苏社团总会举办。本次苏绣展是由苏州海外联谊会和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共同承办。整个展览由“丝意江南”、“新生力量”与“传世经典”三个部分所组成,作品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参展艺术家29人,展出作品33组。姚建萍、姚惠芬两位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邹英姿、卢福英、朱寿珍、王丽华、梁雪芳等多位苏绣艺术家应邀参展,同时还展示了新生代的创新苏绣作品。

  苏绣位居中国四大名绣之首,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千百年来在传承中不停地改进革新,以针作画,巧夺天工,在艺苑中吐芳挺秀。改革开放以来,苏绣屡屡被选作国礼,赠予各国元首与国际机构,成为苏州的一份特殊荣耀。

  在苏绣发源地苏州高新区镇湖,如今已有8000多名绣娘,先后被江苏省和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金达雅陶瓷:一线品牌金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