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华光国瓷丨一条陶瓷全主动出产线带来一场“风暴”

时间: 2024-05-28 12:47:01 |   作者: 五轴规格

  近来,淄博华光国瓷科技文明有限公司骨质瓷公司迎来一个几十米长的“新搭档”——日用陶瓷盘类全主动出产线,它的价格比一般主动化出产线%以上,但有着更高的稳定性。而在一年半前,碗类全主动出产线已在公司提早“上岗”,率先把主动化技能应用到骨质瓷出产中。

  日用陶瓷的出产流程很杂乱,成型是其间重要环节之一。主动化改造之前,成型岗位需求两个工人轮班,工人要手动将陶泥放入滚压成型机,约束成型之后取出坯体在架子上摆放规整,然后再放陶泥,如此循环。由于作业又脏又累,近年来面对招工难题。引入碗类主动化出产线后,上料、成型、出坯等作业,主动化出产线均可独立完结,只需一人照看即可。成型之后的修坯环节,出产线也能一起完结。

  在华光国瓷骨质瓷公司,数字化完成了机器换人,节省了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一起,精准的数字化,还将出产功率进步了40%以上,并处理了人工操作带来的产品变形率较高的问题,产品缺点率降低了10%。

  日用陶瓷品类标准多样,有70多道出产工序。引入全主动出产线,给技能人员出了不少难题,华光国瓷骨质瓷公司产品中心副经理李晓亮举例介绍,本来运用的模具由于规整度和精度不行,新的出产线彻底不能用,需求开发全铝原料的高精度模具母模;质地精密的骨质瓷泥料较散,要习惯主动化要求,有必要进步泥料塑性。

  一条出产线的引入,不啻给华光带来了一场思维“风暴”,搅动的是全方位的改造:

  数字化转型的深化,使出产办理的目标由人变成了人和机器,进步了人和机器的归纳效能,成为办理的新方向。研制人员对陶瓷原料和产品的立异,要契合主动化出产的要求,出产流程、工艺规划等作业,也要在数字化新环境下打开,对研制、制造等环节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数字化转型倒逼着咱们一直在改善技能、搞研制,停不下来。”华光国瓷副总经理、技能中心主任张宁说,“转型一起也激发了规划、制造等环节的创造性,给继续立异供给了更宽广的空间。

  张宁以一个不起眼的主动打孔机举例:咱们常用的茶漏,孔径在1—2毫米,人工打孔的方法会导致方位、尺度、均匀度等有误差,打孔机遇也得依据坯体的柔软度来确认,这一些要素都会让规划受限。规划师在作规划时,要考虑后续出产环节能否完成。而主动化之后,机器的操作更精准,规划师能够铺开约束,把精力会集在规划自身。

  “数字化转型是趋势,跟不上趟就只能落后。”华光国瓷经历过一只出口的贴牌咖啡杯只卖2块钱的低质贱价竞赛,也经历过缺少核心技能的切肤之痛。董事长苏同强带领我们下大力气搞科研抓质量,研制出了天然矿藏骨质瓷、华青瓷、华玉瓷等新原料,取得无铅釉、抗菌釉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等,华光国瓷成为蜚声中外的国宴国宾国礼用瓷出产企业。在新一轮数字化浪潮中,苏同强不断要求技能人员加大调研力度,注重最先进的技能和设备,只需能用得上,就立刻引入,“有必要‘吃下全出产流程数字化改造的秤砣’,才干完成日用陶瓷的高质量规划开展”。

  违法和不良信息告发(涉未成年、网络暴力、谣言和虚伪有害信息告发)电话:监督及定见反应邮箱


金达雅陶瓷:一线品牌金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