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集团:数据驱动的云上梦工厂

时间: 2024-01-21 07:11:39 |   作者: 立式

  过去的陶瓷制造要经过取土、掏泥、做坯、利坯、蘸釉、满窑、烧窑、开窑等一系列流程,复杂的工序来完成,陶瓷生产车间给人的初印象是人流涌动、遍布灰尘、喧嚣不断。

  而当我们走进东鹏集团的智能超级工厂,映入眼帘的却是整齐的生产线,按照特定的节奏运行,如同奏响了一曲美妙的数字化乐章。产线上各个工序的人工,基本已经被机器手臂替代,整个环境安静又整洁。

  在感叹超级工厂神奇的同时,也不禁有了这样的思考: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建陶行业?

  始创于 1972年的 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南国陶都”——佛山石湾。今天的东鹏拥有瓷砖、卫浴、整装家居、木地板、涂料、饰品等业务,是行业整体家居一站式服务供应商。

  陶瓷是古人用水火土创造的智慧花朵,不仅包含了一个时代的内容,也代表了建陶行业创新的“印记”。

  东鹏集团,就一直是勇于创新的行业典范。上个世纪 90年代,东鹏集团率先将抛光砖引入中国,通过自主创新,建立省级研发技术中心、行业首个博士后工作站等多个研发机构,积极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在环保创新方面,东鹏集团也是工业与信息化部列入的第一批绿色工厂示范单位。

  东鹏集团从很早就开始探索数字化技术的一切可能性。根据东鹏集团 2021-2023年总体战略规划,及适应业务与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东鹏控股下一步信息化建设进入以数字化转型和业务转型为核心的“双轮驱动”阶段。

  我国的陶瓷制造业正经历一个稳定发展时期,陶瓷制品的产量和建陶行业公司数都有了巨大的增长,但在高水平发展的要求下,传统的粗犷的、高污染、高耗能生产方式,要转向规模化、高效率、高质量,数字化是必由之路。

  同时,随市场需求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研发技术创新过程复杂性增强,客户的真实需求趋于多元化,要突破传统建陶行业瓶颈,需要充分的利用数字化技术,突破原有边界,形成新的数字化生产力。

  以东鹏集团为例,在其江门智能家居生产基地,已率先在表面喷釉、修坯打磨这两道核心工序中引入了自动化设备,用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成功实现在同等产量情况下,生产效率提升 32.8%,人力成本降低 40.2%;在坯体打磨环节,通过引入打磨机器人组,一条流水线小时,单件产品的打磨修坯时间也从小时级降至分钟级。

  这些生产环节的数字和数量级的变化,无不验证了数字化技术对东鹏集团生产模式改造升级带来的成果,也更加让东鹏集团坚定的迈向数字化的深水区。

  从东鹏集团数字化生产线上,所体现出来的生产力背后,其实是流动的数据支撑的,数据通过云,流动到哪里,变革就发生在哪里,智慧就产生在哪里。

  无论是机器人喷釉流水线、机器人坯体打磨,还是机器人智能生产线集成 /MES系统,所有这些创新呈现的智能化背后,都必须是数据驱动。

  但实现这一切却并不是特别容易,很多企业经过 20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尽管沉淀了大量数据,却大部分是数据孤岛,相互割裂,系统也存在重复建设,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难题。

  对东鹏集团而言,相似的问题也自然存在,公司在发展早期对于业务应用数据缺乏统一规划,长期未形成完整的数据管理体系。生产、销售、物流、售后仓储等环节存在大量人工填报,数据准确性、及时性、一致性等均没办法保证,导致决策被动、管理效率低。

  很明显,数据标准不规范,不同系统数据不互通,就无法充分的发挥数据的价值。就会导致很多应用需要跨系统调用数据,不仅程序复杂、传输不及时,准确性还没办法保证,就会对整个东鹏集团的智能化提速,造成影响。

  因此,东鹏集团采用了华为云的数据治理解决方案,重新梳理了整个企业的数据规范,帮助自身通过持续数据治理赋能生产制造和智能化运营,以此来实现了统一数据标准,明确数据管理职责,提升企业员工数据管理和应用的意识与水平,并大幅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数据治理,东鹏集团在订单交付当中,实现了订单整单准交率提升至 95%、基地库存周转率提升 10%;在计划排产方面,生产周期减少 5%、设备效率提升 5%、人均效率提升 30%;同时做到了减少相关成本,减少物流损失工时 30%;财务报表方面,也实现了报表输出效率提升 200%。

  这些肉眼可见的结果,充分验证了东鹏集团经过数据治理之后,向数据驱动的业务模式,又迈进了一步。

  通过数据治理,将数据沉淀为数据资产,就可以为智能化提供驱动力,并对生产流程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撑。数据打通之后的链条的完整,也让东鹏集团在诸多智能化赋能的场景上游刃有余。

  数据价值的完整性,带来了智慧的流动,而智慧的流动又让数字化应用通过云,遍布每一处场景。这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形成了堪称绝妙的云上梦工厂。

  仍以东鹏集团为例,华为云数据使能平台帮助建陶行业节能减排,实现了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总结窑炉优化数据,节省天然气,减少碳排放。同时,在东鹏江门生产基地, AGV小车配合轨道式干燥库、干坯库、精坯库、成瓷储存库已组成 AGV运输系统,具有节能省电、零耗气等能力。从节能、降耗维度按运行功率测算,每年至少能为基地节省电费能耗超 100万元。

  我们知道在国家双碳目标的要求下,制造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每家企业的必由之路,而数字化不仅仅可以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也会改变整个建陶行业固有的生产模式,将高污染的行业特征逐渐转变为低碳绿色。

  第一,坚定地拥抱数字化技术,勇于挑战和创新,是东鹏集团不断审视自我,以变化驱动变革的源动力。

  第二,相信数据的力量,相信云的价值,通过数据治理迈向数据驱动的运营模式,并开启一条向智能化的发展之路。

  第三,术业有专攻,将主要的精力集中于业务创新,而将技术的事交给华为云,让每个环节都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第四,将数字化结合到公司发展的愿景,以数据支撑洞察行业的发展走向,才有机会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见微知著,通过东鹏集团云上梦工厂的呈现,我们正真看到了一个科技的东鹏、创新的东鹏和绿色的东鹏,也从中看到了建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未来。


金达雅陶瓷:一线品牌金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