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粗放经营!辽宁这些小微企业有了质量管理体系

时间: 2024-01-24 14:00:56 |   作者: 开云体育官方入口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今年,辽宁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以下简称“提升行动”),推广应用市场监管总局《小微企业应用ISO9001提升质量管理实施指南》,并选择“非金属矿物制品”、“纺织品及纺织制品”两个行业16家小微企业组织扩大行业试点工作,帮助试点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上的水准,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落实好“提升行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关于印发我省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扩大行业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我省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培训方案的通知》,对全省开展“提升行动”进行总体安排部署。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选择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作为辽宁省“提升行动”合作单位。

  经过半年时间,“提升行动”试点已完成现场遴选、调研诊断、专题培训、指导建立并试运行质量管理体系、跟踪完善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证书核发、核心指南和优良案例编制等8个阶段工作,“非金属矿物制品”、“纺织品及纺织制品”两个行业的试点小微企业能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小微企业应用ISO9001提升质量管理实施指南》及ISO9001规定要求,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文件化管理,梳理优化组织架构,明确部门、岗位工作职责,形成全员参与质量改进的氛围,从无到有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初步规范了企业日常质量管理活动,促进企业质量管理上的水准提升。目前,已有12家试点企业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初步形成两个试点行业核心指南和5个企业优良案例。

  非金属矿物制品(陶瓷、防水卷材)试点企业已经重新梳理工艺流程,制定工艺流程图,编制《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工艺规范》,以文件的形式固化产品工艺流程及参数要求,提升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稳定性。从入厂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三个阶段入手,制定《产品检验规范》,明确产品检验过程控制点和放行准则,有很大成效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投入生产、出厂销售。根据目前用户、行业对优等品及一等品的定义,编制《产品分级标准》,规范分选人员对产品质量的分级工作,提升产品分级的准确性,使分级标准“有法可依”。

  沈阳市红运陶瓷有限公司是一家陶瓷地砖生产和销售企业,该企业面临装修瓷砖行业产能过剩、市场需求量逐渐萎缩、生产能耗成本高的困境,企业向内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意愿非常强烈,如何提质增效、节能增效就成为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市场监管局和认证机构的帮助下,企业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的质量提升专项小组,在对公司制作工艺过程、设备使用、能源消耗、成品率等系统分析、反复论证后,达成一致意见,在企业小投入适当改进的前提下,降低单位产品天然气和电能消耗量,从能源节约上降低公司制作成本。从调整产品原料配料比例降低素烧窑和釉烧窑的烧制温度、增加窑炉枪数量提前氧化快速升温、增加二次助燃风提升窑炉枪燃烧效率、加粗排烟风管充分的利用窑尾余热等4个方面做优化。改进后企业生产每百平方米瓷砖天然气使用量节约1.39m3,按照目前工业天然气价格为2.5元/m3和企业年产能600万平计算,每年可为企业节约能耗成本208500元。

  纺织品及纺织制品(泳装、瑜伽服)试点企业已建立供应商管理、外包方管理、过程质量管理等制度文件,改进库房和生产现场的区域管理、标识管理和工艺流程管理,增加产品防护配套用品,现场管理环境显著改善,外包过程提供的服务不合格率呈现下降态势。

  兴城市美诗奇泳装厂是一家泳装生产经营企业,在企业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胶印”、“数码印花”均为外包过程,企业在外包方的选择、管理方面仅依靠关系做出合理的选择,有较大随意性,缺少有效的外包管理。同时,对外包过程未实施有效控制,质量不稳定、交货不及时、数量无保证等现象时有发生,给公司能够带来客户不满意、产品质量和客户信誉度下降的风险。企业急需改善外包管理,重点解决“胶印”、“数码印花”等外包管理问题。

  市场监管局和认证机构针对企业这个痛点,与企业一同研究,指导和帮扶企业梳理和编写《采购控制程序》,从外包方的评价、选择、绩效监控到外包方的资质、生产能力、工艺方法、产品质量、试样验证等进行详细的审查规定。同时,针对外包过程产品存在的质量上的问题,还编制《外包过程管理规定》,对“胶印”和“数码印花”的温度控制、用胶配方、工艺过程等进行规定,确认其工艺方法能够很好的满足企业不同面料的需求。通过制度建设有效增强“胶印”、“数码印花”外包管理及外包过程质量管理,与帮扶前相比,外包过程提供的服务不合格率从以往的2%左右下降到1%左右,初具成效。

  本次参与试点的小微企业通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初步实现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粗放型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上的水准提高,企业在现场改善、产能提升、成本控制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各基层市场监督管理局因地制宜,制定当地“提升行动”宣传、培训和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深入小微企业组织现场帮扶,指导企业学习并应用市场监管总局总结的《小微企业应用ISO9001提升质量管理实施指南》和“10个行业”行业核心指南及11个提升行动优良实践案例,解决质量管理问题,提高质量管理上的水准,增强企业提升发展的内生动力,树立机械、化工、光电设备、信息技术、金属、食品等6个行业推广应用标杆企业14家。

  明年,辽宁省将紧紧围绕2022年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工作中“一省一业、一市一域、一县一品”主线,树立一批推广应用的标杆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把“提升行动”推向深入,助力辽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张义虎 赵铭)


金达雅陶瓷:一线品牌金牌品质